1耗電費錢:會增加電的損耗,耗電量大概會增加三成。
2影響制冷:制冷效果變差并不完全由氟利昂決定,可能是空調需要清潔啦!
3滋生細菌:空調開啟總會聞到一股異味,空調長時間不洗內部會滋生各種細菌,危害家人健康。
4產生噪音:空調長時間不清潔,時間久了開一段時間后就會發出刺耳聲音,影響家人休息。
5減少壽命:空調內部灰塵增多,空調使用起會磨損內部零件,加劇空調老化,縮短空調壽命。
1.咽喉炎
空氣的不流通,導致病毒和細菌趁機大量繁殖和生長,很容易誘發咽喉炎。
2.凍出感冒
在空調房里的冷空氣環境下,毛細血管收縮,汗腺孔閉合,抵抗力減弱,體溫難以調節,就會導致感冒。
3.易致風濕病
室外溫度近40 ℃,進入室內約20 ℃的小環境,“溫度速降”,人體難以適應,可于炎熱之夏“寒邪致痹”,致使風濕病的發生。
4.血糖升高
長時間吹空調,很多糖尿病人發現血糖升高。寒冷刺激會使體內交感神經處于興奮狀態,而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,一方面造成血糖升高,另一面產熱不足耐寒能力變弱。
5.血壓升高
高血壓病人進入空調房實際上是一種“冷加壓”的癥狀。“冷加壓”癥狀發生非常快速,在一分鐘內即可使血壓升高約20~30毫米汞柱。
6.干眼癥
如果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里,冷空氣會導致淚液蒸發過快,淚液減少。
7.傷肺
空調的涼氣可以通過人體的皮膚和汗毛,侵入肺部。加之空調中容易滋生細菌,很容易導致隨空氣分散到空氣里,吸入到肺中,導致肺炎等疾病。
8.哮喘易反復
夏天開空調,冷空氣會更容易誘使哮喘發作。其次空調中會藏有一些灰塵、粉塵,隨著空調吹到空氣中誘發哮喘。
1.空調26℃最合適
空調26℃最合適,舒服且不易生病。雖然人體有一定的體溫調節能力,但這個能力是有極限的,室內外溫差過大很容易生病。
適合人體的室內外溫差應該在8℃至10℃左右。夏天高溫天氣一般在35℃左右,所以26℃左右的室內溫度是最合適的,不容易生病。同時溫度不是太低,這時空調也是比較省電的。
2.空調最好裝在1.7米處
一般空調的進風口在上半部,出風口在下半部,若把空調安裝過高,經過熱交換的冷空氣還未沉落到房間下部,就被空調吸回。如果空調裝得過低,打開空調以后雖然很快就能涼快,但人會被吹得腰酸背痛。
專家介紹,空調裝到比頭部略高的位置時,人的身體會處于最佳狀態。所以,權衡起來,空調最好安裝在1.7米左右最合適。
3.桑拿天多開除濕功能
夏天,把空調模式從“制冷”調成“除濕”,不僅能讓房子如冰箱般涼爽,還可以少花很多錢,對人體的傷害也能降到最低。
4.開3小時要開窗
專家介紹,很多人不知道,3小時室內不開窗換氣,室內空氣可能就不新鮮了,6小時內不換空氣,空氣就達到污染程度,可能會危害健康。
5.制冷時風口朝上
很多人在開空調時并不善于利用風向,一般來說,冷空氣向下走,而熱空氣反之,專家介紹:
制冷時,最好把空調風向朝上,讓冷空氣由上而下循環。制熱時,則讓空調風向朝下,可充分利用冷熱空氣自身的物理特性,自然交流。
6.空調屋建議放盆水
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里,冷空氣會導致淚液蒸發過快,淚液減少。同時也會帶走皮膚和呼吸道中的水分,使得皮膚干燥、嗓子干燥癢癢。
這時可以在空調的出風口放盆水,能有效緩解干眼、皮膚干燥的癥狀。即便開著空調睡覺,第二天起來也不會出現口干舌燥的現象。
7.空調房里側著睡
正常情況下,人們吸入呼出的空氣都經過鼻腔,而晚上睡覺時張口呼吸,不僅空氣當中的塵埃容易吸入呼吸道,并且氣流在口咽往返,醒來后會使人口干咽燥。
因此,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妨改成側著身體睡,避免張口呼吸,致使上呼吸道的津液過多散發。
8.先開空調后關窗
使用空調另一個重要的技巧就是進屋后先開空調,后關窗戶。打開空調,等空調里面的污染物釋放以后再關閉門窗。這樣可以避免哮喘等很多呼吸道疾病。
9.短暫外出別關空調
如果短時間出去,最好不要關閉空調,比如1個小時內,這樣開著空調會更省電。
10.進屋后別著急開空調
很多人一進屋就急著打開空調。大熱天,在外邊血管是擴張的,進屋就開空調,溫度驟降,舒張的血管會猛然變成收縮狀態,會導致血壓一下子升高,甚至引發心腦血管疾病。